• 以客户为本、服务至上
  • 同创、共享、真诚、利他
  • 让知识传播的更广、更远

400-882-5311

南京3岁以上儿童编码机器人课程全解析:从启蒙到实践的科技素养培养

南京3岁以上儿童编码机器人课程全解析:从启蒙到实践的科技素养培养

授课机构: 南京乐博乐博

上课地点: 校区地址

成交/评价:

联系电话: 400-882-5311

南京3岁以上儿童编码机器人课程全解析:从启蒙到实践的科技素养培养课程详情

3岁以上儿童科技启蒙新选择:编码机器人课程的核心价值

在儿童早期教育中,科技启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南京地区推出的编码机器人课程,专为3岁以上儿童设计,通过“搭建-编程-实践”的全流程体验,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科技原理,同步培养逻辑思维、空间想象与问题解决能力。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,这门课程更注重“做中学”,让抽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可感知、可操作的具体实践。

儿童搭建机器人场景图

分阶式教学内容:从基础认知到创意实践

课程采用“渐进式”教学模式,每节课围绕四个核心环节展开:认识一种机器人零部件、完成一次主题搭建、学习一个科学知识点、掌握一个基础程序指令。以初级阶段为例,首节课会从“机器人的‘眼睛’——传感器”讲起,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观察光敏传感器的工作状态;第二课则引导孩子用大颗粒积木搭建“会摇头的机器人”,过程中渗透“杠杆原理”的生活应用;第三课结合前两课内容,学习通过简单编程控制传感器触发机器人动作。

这种“1+1+1+1”的课堂结构,既知识输入的系统性,又通过动手环节维持孩子的参与热情。随着课程推进,孩子从认识单个部件(如马达、电池盒),到理解部件间的协作关系(如马达转动需要电池供电、程序控制转速),最终能独立设计并组装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(如会捡球的机械臂、会报时的时钟机器人)。

课程特色:专为低龄儿童设计的安全与趣味

作为乐博乐博最新推出的UARO编码机器人课程体系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教具选择与教学适配性上。考虑到3-6岁儿童手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,课程特别采用韩国ROBOROBO公司研发的ROBO KIDS积木机器人。该教具所有零部件均为大颗粒积木模块,边角经过圆润处理,材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(如欧盟EN71认证),避免小零件误吞风险的同时,降低搭建难度。

与中高级机器人课程不同,ROBO KIDS的编程界面采用图形化指令(如“前进”“左转”图标),孩子只需拖拽图标即可完成程序编写,无需记忆复杂代码。这种“所见即所得”的编程方式,既保护了低龄儿童的学习信心,又让他们直观感受“程序如何控制机器”的底层逻辑。曾有家长反馈:“孩子次用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时,眼睛里都是光,回家还吵着要给玩具车‘装程序’。”

三维度启蒙目标:知识、能力与情感的同步成长

课程设计不仅关注知识传递,更注重综合素养培养,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:

1. 知识目标:理解科技的“底层语言”

通过一学期16课时的学习,孩子能识别机器人的核心部件(如控制模块、执行器、传感器),理解“程序是机器人的‘大脑’”这一基础原理。例如在“会亮灯的机器人”主题课中,孩子会通过实验发现:按下开关(输入指令)→控制模块接收信号→LED灯亮起(执行动作),从而直观理解“输入-处理-输出”的信息传递流程。

2. 能力目标:从“跟做”到“创做”的跨越

课程设置“基础搭建”与“创意挑战”双环节。前半程通过分步指导(如“步安装底盘,第二步固定马达”),帮助孩子掌握规范操作;后半程则提出开放性任务(如“设计一个能运送积木的机器人”),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材料、调整结构。这种模式下,孩子的动手能力(手部精细动作)、空间思维(积木排列组合)及问题解决能力(如机器人走偏时调整轮子角度)均得到针对性锻炼。

3. 情感目标:点燃对科技的“好奇之火”

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机器人完成指定动作(如绕开障碍、播放音乐),成就感会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动力。课程中设置的“成果展示环节”(如每周五的“机器人运动会”),更让孩子在同伴互动中感受到科技的趣味性。许多家长观察到,孩子课后会主动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元素——比如问“电梯为什么会自己开门?”“玩具车的遥控器是怎么工作的?”,这种对世界的主动探究,正是科技启蒙的核心价值。

写在最后:为儿童科技启蒙提供“可触摸的未来”

南京编码机器人课程的意义,远不止于孩子搭机器人或编程序。它更像一把“科技钥匙”,通过具象化的操作体验,让孩子提前接触人工智能时代的底层逻辑(如逻辑运算、系统控制),同时在“试错-调整-成功”的过程中,培养抗挫折能力与创新思维。对于3岁以上正处于“探究敏感期”的儿童来说,这样的课程不仅是兴趣培养,更是为未来的科技学习埋下一颗“好奇的种子”。

南京乐博乐博

南京乐博乐博
认证 7 年

成立: 2006年

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
0.036582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