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编玩边学:一家以认证为起点的编程教育机构
在青少年编程教育领域,杭州编玩边学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。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获ISTE(国际教育技术协会)国际标准认证的少儿编程机构,其从2014年成立至今,始终聚焦7-16岁青少年群体,通过“互联网+教育”模式,构建起覆盖课程体系、教学服务、技术研发的完整生态链。(插入图片:)
不同于传统教育机构的扩张逻辑,编玩边学的发展始终以“专业认证”为基石。ISTE认证作为全球教育技术领域的权威标准,对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、技术应用等提出了严苛要求。能通过这一认证,不仅是对机构综合实力的认可,更意味着其教学体系与国际前沿教育理念实现了深度接轨。
研发团队:200+精英构建课程核心竞争力
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师资,而课程体系的竞争力则取决于研发团队。编玩边学的200余人研发团队,汇聚了北大等名校的教育精英、深耕教育行业多年的从业者、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归国人才,以及来自500强企业的技术专家。这样的多元结构,让团队既能把握国内青少年的认知特点,又能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,同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优化课程内容。
截至目前,这支团队已研发出超过2000节核心课程,覆盖Scratch、Python、C++等主流编程语言,以及人工智能、游戏开发等前沿领域。每节课的设计都经过“需求调研-内容打磨-教学测试-反馈优化”四轮迭代,确保知识传递的趣味性与实用性。数据显示,其累计服务学员已突破130万人次,这一数字背后,是课程体系市场接受度的直接体现。(插入图片:)
教学模式:哈克尼斯圆桌小班的创新实践
在教学形式上,编玩边学没有沿用传统在线教育的“单向灌输”模式,而是引入了源自欧美的“哈克尼斯圆桌小班”教学法。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,通过6-8人的小型圆桌课堂,鼓励学员主动提问、协作讨论,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角色,重点培养逻辑思维、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为配合这一模式,机构自主研发了多项教育技术专利,包括实时互动白板、代码协同编辑工具、学习进度可视化系统等。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效率,还能通过数据追踪记录每个学员的学习轨迹,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。有家长反馈:“孩子以前上课容易走神,现在在圆桌课堂里主动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,编程作业也更愿意自己琢磨了。”
教育理念:让“编”与“玩”成为学习的双引擎
“编玩边学”不仅是机构名称,更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核心理念。团队认为,编程不应是枯燥的代码堆砌,而应是探索世界、解决问题的工具。因此,课程设计中融入了大量游戏化元素——比如通过设计小游戏学习Scratch,通过分析天气数据掌握Python,通过开发机器人理解C++逻辑。
这种“寓教于乐”的理念,让编程学习从“要我学”转变为“我要学”。据机构内部调研,90%以上的学员在持续学习3个月后,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项目;60%的学员表示“编程是目前最感兴趣的科目之一”。这些数据不仅验证了理念的有效性,更体现了机构对青少年学习心理的深刻理解。
未来展望:做AI时代的编程教育引路人
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,编程能力已成为青少年必备的核心素养。编玩边学的目标,不仅是让更多孩子掌握编程技能,更要培养他们跨学科思考、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。未来,机构将继续深化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,优化课程体系,升级教学技术,为中国编程教育的普及和行业的成熟发展持续贡献力量。
从2014年的初创团队到如今服务超百万学员的教育平台,编玩边学用九年时间证明:专业的教育理念、扎实的研发实力、创新的教学模式,是机构持续发展的根本。对于正在为孩子选择编程机构的家长来说,这样一家兼具国际认证、精英团队和特色模式的机构,或许正是理想的选择。